发展产品认证应顺应需求、创新驱动、强化责任
2016-12-16
作者:
浏览数:1163
12月2日,国家认监委召开工业产品认证工作交流与推进工作会议,作为这次会议承办单位负责人,中国认证协会秘书长生飞就推动和发展工业产品认证的思考和想法做大会发言,在参会者中产生积极反响,现将生飞秘书长的主要观点发表,已飨行业广大读者。
一、不忘初心,顺应需求,发展产品认证
我国的认证工作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从“跟着别人走、学着别人干”,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认证大国,正在走向认证强国的发展道路。现在,《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十三五”规划》已经开始实施,认证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有必要思考推动和发展认证工作的初衷,重新认识从事认证工作的“初心”。认证工作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长期发展,根本原因是顺应和满足了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对于产品信息的需求。换句话说,认证工作的根本使命就是向产品的最终顾客、使用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信息,这在产品认证上就更为重要。认证结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和信息,既要对产品的生产者负责,更要对产品的最终顾客、使用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负责。认证工作不忘初心,就是要把产品的最终顾客、使用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与需求放在我们工作的首位,作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反之,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根本,不能向产品的最终顾客、使用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信息,任何技术、方法和理论都会成为无本之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我们的认证工作,如果没用很好地针对产品的最终顾客、使用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关切和需求,所传达的产品和企业信息笼统、原则、模糊、不准确,就会存在一些认证证书表达和传递的产品和企业信息失实,反而容易对于产品和企业信息产生误导作用,认证的效果难于体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效性问题。表面上看,是给产品的最终顾客、使用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带来了不方便,或者没有提供必要的帮助,实质上,最终损害的是认证工作本身。只有我们不忘初心,永远树立为产品的最终顾客、使用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并且一以贯之,产品认证工作才能长盛不衰。
二、创新驱动,发展产品认证
认证工作诞生100多年来,工作宗旨始终如一,要求我们不忘初心;但认证工作技术、手段和方法发展却日新月异,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产品认证是第三方机构证明产品以及实现过程的某种特定功能和特性,符合标准和规定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简单地讲产品认证是一种产品的特性认证,它是通过与特定产品相适应的规则、程序和认证方案来实现。认证方案包括了初始检测、型式试验、检查、体系评审、后续监督、生产现场抽样或是市场抽样检测或检查等内容,一个有效的产品认证方案实际上是根据所认证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对于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组合。当今产品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制造与产业模式,今天的产品丰富程度、复杂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候;产品的最终顾客、使用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产品信息的也到达了历史新水平,产品认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产品的评价技术、追溯技术也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使用状态跟踪都将颠覆传统的产品评价、企业评价、生产技术评价的方法;产品信息的传递也绝不是一张简单的认证证书所能表达,实时数据、及时状态的呈现方式都可能是产品认证所面临的难题。
飞速发展带来的变化,势必要求产品认证评价、测试、数据抽样、采集、提取等技术随之变化和创新。但是对于产品认证是特性认证的基本概念和产品认证机构的运作模式没有根本的变化。现阶段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产品认证以及机构运作的国际标准达10多项,这些标准构成了合格评定工具箱的主要内容,我们国家也将这些标准转化成了国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产品认证机构对于这些标准的认知和使用还是存在差距,一定程度既影响标准应用的有效性,也对于机构自身运作的规范性带来影响;不充分了解产品认证的实质和要求,创新也可能带有盲目性。这其中很多都与标准要求有关,还有一些在运作过程遇到的问题,需要很好的研究。
创新发展一方面是认证评价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制度的创新。对于产品认证机构来讲,有效地使用合格评定工具箱的标准,使其在机构运作和产品认证的实施过程加以有效的应用并转化为机构自身的规范要求,也是一种制度创新。
三、强化责任,提高产品认证公信力
产品认证要持续健康发展下去,要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在于认证本身的公信力。认证公信力是认证质量累计形成的。质量与公信力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每个认证过程、每个认证结果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就有了认证工作的基本质量;认证工作质量的累计就会形成认证的公信力;认证公信力的累计就会形成认证品牌。这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升华和进步的过程,也是需要砥砺而行、踏实苦干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经过艰苦的努力,逐渐形成一些有影响的产品品牌是可能的。品牌实质上就是稳定的质量预期,品牌的创建过程需要诚信、质量、保险等一些系列的制度加以保证。
产品认证必须强化责任,尤其是强化产品认证结果与产品本身的连带责任。认证责任是对认证机构的压力,也是认证机构进步发展的动力。没有责任、没有压力的事情是干不好的。必须把认证责任扛起来,只有责任落实,才会有规范可信的认证过程,才会有真实可靠的认证结果。认证机构要把认证责任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责任要可追溯、可考核。认证机构建立产品认证风险防控和转移机制。产品认证机构直接对应着产品,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比体系认证要大,同时一旦责任划定所带来的经济赔付也高;建立产品认证责任保险机制,是化解和转移因连带责任给认证机构带来风险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这一点应该引起产品认证机构的足够重视。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于2013年6月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由协会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认证认可职业责任保险风险分担机制。2014年底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认证职业责任保险的通知》,其目的就是作为认证机构强化风险管理重要制度安排,在行业内加以推动。从实施的效果看,认证机构对于认证引发风险和连带责任的意识与认证自身的本质属性和责任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对于产品认证机构差距相对更大一些。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愿意在国家认监委领导下,为推动产品认证工作发展做更多工作,搭建平台,凝聚力量。协会初步设想从2017年开始,每年搭建促进产品认证发展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形成一个长效的沟通、推进工作的机制。另外,我们也与ISO/CASCO达成了初步意向,明年我们和CASCO一起在中国举办“合格评定工具箱”标准的培训与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