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由公办变民营
江西省环评市场再无“红顶中介”
3家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脱钩被注销资质
近日,环保部发布公告称,由于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脱钩,将注销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等29家机构建设项目环评资质。其中,江西省有3家在列,分别为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上饶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抚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而在此前,南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下称南昌环科院)已在今年3月悄然发生了身份变化,由政府控股企业变为民营企业。记者了解到,作为曾经的环评市场“红顶中介”,我省各地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已全部改制或退出市场。
国企变为民企
在我国,一个建设项目能否上马,环评机构往往是第一道门槛,也因此成为市场的“香饽饽”。然而,由于不少环评机构直属于政府单位,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红顶中介”和“权力寻租”现象突出。
2015年3月,环保部印发《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规定省级和非西部地区的省级以下环保系统具有环评资质的直属单位,以及环保系统直属单位全资、控股、参股成立的企业性质环评机构,必须在2016年6月30日前与直属单位彻底脱钩。
作为南昌市内唯一一家环保系统内的环评机构,2016年2月,南昌市环科院选择整体划归给其他企业。3月,江西祥瑞集团旗下的泰耐克公司最终以3000万元完成收购。尽管办公地点仍在环保局附属大楼内,但南昌环科院已由一家国企彻底转变为民营企业。
在考虑如何与市场上其他企业竞争前,摆在南昌环科院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人员去留问题。“我们的环评工程师大部分都是80后,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技术能力非常强。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留下他们。”南昌市环科院副院长黄卉说。
人员基本留了下来
今年32岁的刘志春,来南昌环科院工作已有4年,如今已是环评部部长。今年初,脱钩的消息传来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留在企业,要么回到政府单位。
“我也没怎么考虑,很快就坚定信心留下来。”刘志春说,“因为企业是以绩效说话,项目做得多、做得好,收入就高。按照目前的收入机制,我们比以前可以多赚50%。”
据了解,今年脱钩前,南昌环科院共有26人,环评工程师11人。脱钩完成后,不仅原有的人基本留了下来,还新添了来自省环科院的6名骨干。今年31岁的胡丽珍就是6人中的一位。尽管是女性,但拥有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她,一样不希望回到政府单位。
“如果回去,那就是拿基本工资,没有项目,没有绩效,很死板。对于环评工程师,市场需求还是很大,我希望在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胡丽珍说。
新的环境不仅让刘志春和胡丽珍可以获得更多收入,一些以前不敢奢望的福利待遇,如今也成为现实。黄卉透露,环科院改制三个多月,已经安排了两次集体旅游活动,虽然只在省内,但以前这都是不可能的。“民营企业不像国企那样受约束,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团队氛围。”
“全员营销”应对竞争
据统计,我省目前已经备案的拥有环评资质的机构在50家左右,其中不乏国内知名的甲级资质单位。失去了“红顶”光环的南昌环科院,如何面对新的竞争?
“说实话,以前环评业务招标时,很多企业认为我们是政府单位,好办事,审批快。”黄卉说,但现在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看谁的实力更强。”
变被动为主动,是南昌环科院最大的变化。在内部管理上,这家民营企业开始实行“全员营销”,不论是市场人员,还是技术骨干,都背负了一定的销售压力。为了促进员工业务水平的提升,南昌环科院内部也实行竞争机制。“谁能力强,谁就接大单,收入就越高。”
此外,环评市场开放后,刘志春和他的团队也遇到不少新问题。“很多小企业为了抢市场,报出很低的价格。这样的恶性竞争,给市场造成了很大影响。”刘志春说。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我们其实是处在一个改制的漩涡中。”黄卉说,南昌环科院已经在为甲级资质做准备,并将环评业务范围扩大到全省,甚至全国。“我们业务领域不会只局限于环评,要多元化发展。还有我们自己的环保大楼、博士工作站,都已在规划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