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孙大伟、南存辉、王海舟谈认证认可
2016-03-28
作者:
浏览数:1048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保证消费者优质的购物体验,如何加快电商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绿色消费发展如火如荼,如何辨别真正的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又要如何规范?
谈及境内外消费“冷热不均”的现象时,孙大伟表示,这凸显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目前,质检总局、认监委启动的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国际化认证标准又将怎样倒逼企业改革创新?
认证认可会以怎样的举措来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
看三位专家来释疑!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我们今天聊一聊认证认可方面的话题,为您请到三位嘉宾来到我们演播室。坐在我身边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先生。欢迎您,孙局长!
[孙大伟]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
第二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先生。
[王海舟]
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
这位是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先生。欢迎这三位嘉宾!
[南存辉]
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
提起认证认可,今天我们请到三位嘉宾,为了就是把话题聊透,其实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还是有非常大的关系,我们身边可以看到很多平常在用、在吃的跟认证认可有关的东西或者是食品。先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什么是认证认可。
[孙大伟]
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访谈,和网友们一起谈谈认证认可的话题。正如主持人所说,认证认可其实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身边的认证认可比比皆是。比如说,我们在市场上买的商品,比如手机、电脑、彩电、冰箱、儿童座椅等商品,都会看到“CCC”认证的标志。我们吃的有机食品,都加贴了“有机产品”认证的标志,除此以外还有低碳认证、节能认证、环保认证等标记。又比如我们到企业或者商场,会看到墙上挂的ISO9001认证证书,这表明该企业组织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也说明它的质量管理体系达到了国际标准的相关规定。当然无论是对产品的认证还是管理体系的认证,上面谈到的都是两种具体的认证类型。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对服务评价的认证、从业人员进行资质能力评价的认证等等。
[孙大伟]
总体而言,不管是什么样的商品,只要有交易的需求,也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只要有质量的要求,都有可能有认证的存在。也就是说通过认证,简单而言,它就得到了专业化的机构对它的确认,而这种确认就能使消费者放心地消费,产品就能够放心地购买,它是一种保障。所以认证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的,它是我们有益的帮手,也是一种质量保障和质量提升的基础性技术手段。
[孙大伟]
认证评价既然是专业机构进行的一种评价活动,专业机构的能力又怎么保障呢?大家都在评价,同一种商品会不会出现评价的差异呢?随着认证的发展,认可的评价就出现了。所谓认可就是由国家授权的认可机构对从事认证活动的专业机构进行资质、能力的评价,以保证他们的评价结果能符合相关要求。所以说认证通过了认可之后,就使大家对它的结果更加信赖,也使认证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
[孙大伟]
那认可机构的能力水平是谁来保证呢?目前国际社会是这样,各国认可机构的能力水平是靠国际同行评审来保证各国的认可机构符合国际规则。以上就是通俗简单化的认证认可工作的介绍。
[主持人]
我们非常感谢孙主任刚才给我们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认证认可到底是什么,它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从介绍中能感觉到认证认可不仅要求企业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也能以消费者信心的保证。那刚才得到的是一个结果,那反推一个原因,我们为什么能够信任认证认可呢?
[孙大伟]
应该说,认证认可之所以能够被各相关方面所接受,主要是认证认可自身制度特点所决定的。一般而言,评价一个商品合不合格、质量高与低、服务规不规范、管理体系完不完善,一般这些评价一定要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很多,但是往往独立于利益相关方的第三方评价更具有公正性、客观性,因此也就更值得信赖。而认证认可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评价的制度安排。所以这种评价的制度安排对于供方和需方都很需要。对供方来讲,可以帮助企业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升市场上的形象。对于消费者而言,它也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正确的质量信号,使消费者能够辨识真伪、辨识好坏,从而理性的消费。当然,这种制度、消费的信息如果再能准确地反映给供给方,就会使供给方进一步改善质量,生产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所以说,认证认可就是通过供需之间信任传递的机制,促进供需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供给的质量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般在国际上而言,认证认可不仅仅简单的就是一个技术评价的手段,它也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广泛地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评价服务。
[主持人]
通过刚才孙主任的介绍,认证认可是供需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传递着质量的信任。其实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想请教另外两位嘉宾,两位怎么看待认证认可的作用?
[南存辉]
认证认可工作其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把认证认可工作概括为两个方面的:第一,承认和保障企业的基本生存的状态的叫出生证。第二,改进和认定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体检证。第三,认可和规范企业全面检验成果的毕业证。第四,进入发展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第五,提升品牌企业的身份证。第五,承认企业社会责任的公民证。通过认证,其实我们得到的好处是提高了质量,优化了企业管理,提升了品牌,直接会提升促进产品在市场的销售,特别是走向国际市场。同时又会大大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公众形象。我们正泰集团30多年来快速发展,见证了我们国家认证认可事业的发展巨大作用。就看正泰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目前是行业当中持证最多的一家企业,包括我们在国内的、国际的ISO9001、ISO14001等等是最全的。因为我们的认证认可工作对我们的促进、对我们的支持,所以对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走向中高端、走向全球化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王海舟]
我来自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我本人及我所在的单位既是我国认证认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本人倡导组建的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是国内最重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能力验证机构,是美国航空认证(NADCAP)指定的能力验证提供者,先后组织了6000多项能力验证计划,56个国家,5000多个实验室参加了我们组织的项目。我所在的单位获得了ISO9000,OHSMS18000,CMA, ISO17025,ISO17043等一系列认证认可。认证认可具有专业化、第三方评价的特质,它是企业落实供给侧改革,回应消费方需求,增强企业活力的强有力催化剂。企业通过认证认可,是一种低成本重要技术与新思思维的“引进”措施,企业通过认证认可活动可以获得重要国内外最先进技术和思维的指导、推动技术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全面提升。
[王海舟]
首先,因为认证认可要求企业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这样要不断更新它的技术标准,我们的说法是按照最新的标准进行生产。所以认证认可的时候都要求企业提供最新的标准,这意味着保证企业的产品不断地更新,以满足市场需求。
[王海舟]
其次,认证认可要求企业在生产的全流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技术全要素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可溯源的全覆盖,意味着企业在质量的稳定可控方面提供非常规范的、有力的技术保障。
[王海舟]
第三,认证认可要求在所有环节对所涉及的人员、仪器装备、各类原辅料、各种元件、各种相关工艺方法、生产环境、检测技术等都有相关要求。企业在认证认可过程中要开展大量的培训活动,取证活动,所有的环节要闭环可溯源化,进行方法确认等等,这一系列活动应该是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能力,使它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认证认可活动作为第三方公正、权威的评价机构,它拥有系统的、专业化的评价技术,企业获得了这些相关认证认可以后,对它的技术能力、质量保证是最有权威的证明,它会非常有效的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所以认证认可活动将在保障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的可靠,促进国际贸易,降低交易成本,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个有效手段,以及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可持续发展方面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有这么强大的技术保障作为基础。
[主持人]
这个大问题讲过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谈谈认证认可的应用。最近大家都深有感受,身边海淘的人多了,海外疯狂抢购也多了,我们见到、听到甚至亲身都这么去做了,这从侧面反映消费者对国内产品质量的不信任,也反映了大家对于海外产品的盲目信任。但是如果有了认证认可,我们是不是就能够把这方面的作用稍微有所改变或者我们能够来完成“十三五”所设定的供给侧改革目标吗?认证认可是不是一个助推力呢?
[孙大伟]
认证认可,可以说在此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为境内消费和境外消费冷热不均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方方面面广泛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国内市场的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还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水平和日益增长的消费选择,也凸显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专门在媒体上做过专访,系统地介绍了质检部门应该怎么样利用综合优势来改进供给的质量,提振消费者的信心,这其中也介绍了包括认证认可这些方面所要采取的措施和发挥的作用。总体而言,从认证认可的角度看,一方面作为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的手段,可以推动国家的标准、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们的质量水平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另一方面,通过认证认可的途径,也可以建立起质量评价和信息传导机制,增进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让“优质优价”来引导市场预期,来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当然也要保护生产者,特别是要倡导工匠精神。认证认可制度本身有一个理念,就是要坚持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我想认证认可可以在这些方面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南存辉]
我觉得提到“海淘”现象,反映出了“质量差距”和“信任差距”方面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我们正在转型升级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企业和好的产品推向市场,当然要能满足日益高涨的社会人群的特定需求,这个需要一点时间。像现在我们国家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基础条件都在不断提高,这里有一大批中高端的消费群体在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在转型、升级,还没有完全满足需求的时候,所以就出现这边有许多企业产能过剩,企业因此很痛苦。这边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很多人到外面旅游、疯狂的买东西背回来。从这个角度来讲,像我们作为制造业来讲,应该是站在,这也是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角度,如何把自己的科技能力提升,通过创新把市场定位搞准,开发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有能力的话,可以创造市场需求,引领市场消费,如果做到这一条,当然用认证认可标准来倒逼企业,认证认可就是标准化的手段,而且是国际化的,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你。所以通过认证认可工作的深入,使我们企业能够形成一种国际化的标准来倒逼机制,进行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认证认可就是一种手段,它就是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里和倒逼你改革创新。
[王海舟]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工作改革的大手笔,认证认可工作应有发挥作用的大空间。供给侧改革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其中,提升产品质量和推进结构调整均可利用认证认可手段。在钢铁行业,为推动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促进钢铁工业转型脱困,钢铁企业不能只做“材料供应商”,要通过提升技术标准来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要尊重市场规则,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运用认证认可的手段,促进相关产业政策和技术法规的落地,加快推动标准的更新和钢铁产品结构的升级,让达不到标准和认证要求的产能“出清”,加大高品质、多品种的市场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和国内产业急需的中高端供给。
[王海舟]
钢铁产品是可再生的环保型材料,但钢铁生产流程的高能耗、高污染亟待解决,为了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一些重要钢铁企业相继建立能源中心,实施能源平衡管理,从而大幅度降低吨钢能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在钢铁企业降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持人]
请从质检总局和认监委的角度谈谈有什么样的政策和方法让企业在认证认可范围的指导下,能够缩小和海外企业的产品差距,并且促进消费者缩小认知的差距?
[孙大伟]
质检总局现正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探索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的模式。这里所指的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按照同样的标准,既生产出口产品,也生产内销产品,使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在同一个水平上。目前,我们已经先期在出口的食品生产企业里启动了同线同标同质的工程,也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就想通过这样的推动,试点建立一批同线同标同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它一定要有一个能在国内买到这种商品的平台,发挥认证认可在国内外市场统一评价制度的作用。认证认可并不是针对哪一套市场设定一个制度,它是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手段,在国内国际都是按照这一套评价手段来评价的,由于评价手段的统一,就可以使评价结果用于不同的市场。所以我们想用一套标准、一套管理模式以及一套评价工具去管理内外销的产品。这就使得供给质量得到改善,也提振消费者的信心,进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整体的提质升级。
[主持人]
同线同标同质的模式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或者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大家能享受到什么样的好处?
[孙大伟]
我认为同线同标同质实际上是在供给侧进行的一场质量变革,它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缩小乃至于消除国内外由于标准尺度和管理模式的不同所导致的质量差距。当然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项工程的实施带来三方面的效果。
[孙大伟]
第一,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要有利于改善我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满足国内中高端的消费需求。直观一点说,就是我国的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买到国际市场上同等质量的产品,有可能价格还略微低一些。
[孙大伟]
第二,从企业角度来看,有利于国内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在提升质量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拓展它的市场空间和降低生产成本。过去企业生产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往往是按照不同的标准来组织生产,组织生产有难度,成本、管理也有难度,特别是国际市场带来的一些市场波动,可能对企业经营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孙大伟]
第三,从国家角度来考虑,它能够带动我们国内相关产业加快提质升级,并引导消费回流,优化供需结构,从更深远一点的意义讲,还可以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深度融合,更好的服务于在更高水平上的全方位开放。所以我们认为同线同标同质这种模式的尝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质检系统利用认证认可评价的手段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实际行动。
[南存辉]
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用一个标准来生产国内国际需求的产品,这解决了重复检测、检测认证、重复付费这些问题,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对于企业来讲,不管是从企业成本降低、复杂性、贸易风险上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好处。这也是质检部门运用认证认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实行动。
[南存辉]
第二,认证认可作为链接世界的通用技术语言,通过国际认证来消除贸易壁垒,快速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促进贸易的便利化,真正实现一证在手、全球承认、世界通行。我们最近生产的核辐射检测设备,这些东西是国外都买不到的,只能到中国来采购。我们是在同一条线上、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质量向全球辐射,所以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利好的消息;第三,对于消费者来讲,应该说增进了消费者对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信心和信任,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大家可以享受同样的产品质量,不用出境就可以在我们自己家门口用较低的成本来消费,购买到放心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这项措施其实是大大缩短和拉近距离,尽量把消费者留在国内,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王海舟]
实现“同线同标同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其目标是同质,标准是支撑,全流程工艺控制为保障。认证认可服务将推动产品质量指标体系的重大改变,由生产方主导产品“质保书”转化为以市场需求为基点,构建全新产品质量指标标准体系、制定全流程工艺控制严格的企业和团体标准体系,以达到最终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王海舟]
国内标准和国外标准接轨非常必要。我国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为国内外供货质量“内外有别”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标准是重要因素。国内某公司生产的某一牌号高温合金材料,向国内供货时,按国内标准规定,只控制21个成分;而供应国外发达国家,应对方要求,按美国ASTM标准生产供货,要求控制30个成分,增加的9个成分多为低熔点有害成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工艺参数、控制技术、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造提升,完善了流程质量控制系统,产品高温服役性能大幅度提高,说明我国相关生产线通过一系列工艺优化措施,完全具备相关生产同等质量产品的能力。
[王海舟]
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涉及农业化学品797种,农产品、食品439种,残留限量标准2470条限量标准53862条。对列表中没有规定的农业化学品,则一律采取不得超过0.01毫克/公斤的限量,因此成为国际上对残留限量要求最为严格的标准之一。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主动迎接挑战,提升自身能力,国家认证认可及相关部门严格监管,指导帮扶企业改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方法,保证了中国食品、农产品对日本的顺利出口。据日本方面的统计,2014年,中国是日本进口食品第二大来源国,仅次于美国。日本进口的冷冻调理食品中有56.3%来自于中国,有近50%的蔬菜类产品来自于中国。这说明,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生产出符合国际上最严格标准的食品。推进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通过出口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以带动我国食品、农产品生产体系的整体提升,实现优质食品、农产品由出口保障向全民共享转变。
[孙大伟]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绿色标识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而我们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这都是绿色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下来的非常重要的任务。绿色消费深入人心,成为方兴未艾的新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通过认证,我们可以将需求端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偏好传导给供给端,倒逼企业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
[孙大伟]
目前,国内在绿色产品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国内对绿色产品的界定目前还不是很清晰,存在着标准不统一、认证和标识种类繁多的问题,导致消费者在五花八门的绿色标识面前难以辨识,政府监管也比较困难。特别是还有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青睐,做一些虚假的认证,还存在着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对这个市场进行规范,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正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绿色产品的标准、认证和标识整合方案,把目前分头设立的节能节水、环保、循环经济、低碳、再生,也包括有机产品的认证,进行有机的整合,建立统一的、能覆盖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的制度体系,落实这些任务,包括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的任务。最终要实现“四个统一”:统一认证标识、统一产品目录、统一管理要求、统一信息平台。避免同一产品多种认证、评价重复交叉,引导绿色产业规范健康的发展。
[主持人]
其实我们在关注绿色标识的问题之后,我们还想请教孙主任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现在的新消费,就是网购消费的话题,大家在网购当中也需要有一个保障,也希望认证认可能够覆盖到这个领域,包括现在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认证认可工作有没有在这方面有些倾斜和创新?
[孙大伟]
今天谈到的问题都是一些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涉及面非常广,方方面面都在进行努力。我只能从认监委的角度谈谈做了哪些工作和打算怎么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了网上消费,特别希望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网上消费体验。对于我们来讲,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如何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加强电商的质量管理,这是十分关键的。在这儿很高兴地告诉网友,国家认监委已经在着手建立电子商务认证的制度,现在已经着手对电子商务认证制度进行研究和准备建立。目前正在推行的是良好电商规范的评价,就是要帮助电商企业制定服务规范,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电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帮助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选择可信任的电商平台和网店,降低一些网购的风险。这是目前制度建立以及已经做的工作情况。
[孙大伟]
目前我们刚刚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向电商平台开放云桥。可谓云桥,就是认证认可公共资源数据库对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进行开放。这个数据库里存有大量的产品和企业的认证信息,也包括这些产品监督抽查情况的信息。通过开放这些信息资源来帮助电商企业从网上的源头加强质量管控。大家知道,网上信息量非常大,单靠人为或者常规性处理是难以满足电商的健康发展和质量管控的。比如淘宝、天猫电商平台上,每天就有12亿多件产品,其中3C认证的产品就有1100多万件,如此大含量的信息,如果没有认证信息平台的支持,光靠电商企业自己是很难精准管控的。现在通过从云桥导入3C认证的数据,就可以对线上3C产品的证书编号、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等大量详细准确的信息进行自动的校验比对。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线上治理和线下治理相结合,这个对接时间不长,但是现在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从现在反馈的情况来看,认证数据库的开放,对于电商质量管控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比如阿里巴巴对旗下电商平台销售的CCC产品进行证书核查,成功拦截了未填报CCC证书信息的商品1.3万多件。对此,前天人民日报也做了专题报道,就以云桥帮助电商打假显奇效作为报道,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保护消费者质量安全的权益。
[主持人]
回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话题,我们今年在认证认可方面都有哪些重要的工作部署。
[孙大伟]
话题越来越重要、全面了,还要准确一点的表述它。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质检部门,也包括认证认可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要发挥好认证认可质量技术基础的作用和当好供需双方信任传递的桥梁,我们计划从三个方面做到两端发力:一是从底线和高线两端发力,积极推行认证认可制度,促进供给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是要守底线,守底线就是要发挥政府管理的强制性制度的准入把关职能,包括强制性产品认证,进出口食品企业备案、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等这些基础保障作用,加强对认证认可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销售和虚假认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拉高线,保底线上再拉高线,拉高线就是大力发展适应差异化、高端化消费需求的资源型认证,推进供给结构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同步变化提升。
[孙大伟]
二是从微观和宏观两端发力。主要是积极应用第三方治理的模式来推动结构性改革落地,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上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向市场和社会传递质量信用的信号,形成有利于企业质量效益和维护市场公平诚信的机制环境。另一方面要从宏观层面,就是要配合好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贸易政策,大力推广节能低碳、环境污染等方面第三方治理的经验,推动建立碳排放第三方核查等制度,同时鼓励落实政府采购第三方服务的政策措施,提高结构性改革措施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王海舟]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五项基本方针,坚持八个基本原则,要通过“三步走”的战略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所以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巨大飞跃,认证认可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改革、同步发展,以创新的举措来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因此,我个人有两点建议:第一,应该推进认证认可多元化需求制度的转型。认证认可制度建设要与经济发展、制造强国战略协调同步,使它能够在制造强国战略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要更加适应多元化的需求,针对“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特点,产品要多样化、多质化的需求,以这个为特点,要满足资源性的认证,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为了加快推动产品质量体系的重大转变,要由生产方主导的产品质保书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点,建设以需求主导与企业很好结合起来的产品指标体系制度,根据这个制度来构建我们认证认可服务评价目标,建立相应配套的认证认可评价的技术体系。
[孙大伟]
三是从国内和国际两端发力,主要是加快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检验检测认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具有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产业关联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特点,这从见面介绍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是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国内要加快培育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引导检验检测认证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在国际上要配合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互认,因为国际认可一般是“一证在手、通行全球”的目标,要加快推进国际合作和国际互认,力争掌握认证认可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更多的话语权,运用认证认可手段促进贸易便利化,树立中国制造、中国质量的良好形象。
[王海舟]
第二,提高认证认可的质量,深化服务的技术创新。针对“中国制造2025”,它有流程精细化的特点,认证认可服务应该深入到生产的全流程,打造一支国际水准的认证认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要研究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认证认可创新技术,要构建认证认可地适时可追溯的在线嵌入式的技术评价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从原料、生产全流程到产品,覆盖了质量、监测、人员平衡、环境污染监控等多目标的全流程监控的平台系统。同时可以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实现技术全要素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闭环溯源化的全覆盖,为“中国制造2025”企业产品的稳定性、优质可控提供有力支撑。总之,认证认可作为质量的基础,要提高它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增强产业技术创新的服务能力,推进产业质量技术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支撑我们工业强国、制造强国服务。
[南存辉]
应该说认证认可工作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30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实施统一的认证认可体系技术建设以后,真的是引起了全球的羡慕,制度优势和体制优势绝对是引领世界潮流的。改革开放以引进技术为主培育我们的能力来讲,其实未来时代是走向全球化为主的标志性,就是“一带一路”为标志的,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认证认可的工作、认证认可的制度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不仅是产品走出去、技术走出去、标准走出去、资本走出去,甚至服务都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积极开展和国际产能的合作当中,如何让认证认可工作体系更强大的有效推动,其实很多人不从事制造行业就不大清楚,这个后面的支持力是很强大的,竞争力是隐性的、看不见的,具有非常大的竞争力。所以认证认可如何走出去,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体系的严肃性、有效性,规范我们的监督检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自身要强大,要不断的提升加强。第二,如何强化国际间的合作,特别是互认工作,互认工作给我们制造企业、给我们走出去带来了巨大便利,互认一旦权威对接以后,这是非常便利的,竞争力起来了。第三,现在中国的认证认可体系建设、队伍建设是全球最强之一,全世界基本上是没有的,这么大一个国家有这么完整的体系。很多国家来我国互动交流时都表示非常羡慕,如何强化认证认可服务不仅是在国内,在“一带一路”上,都要输出,这样才能为“一带一路”服务。
[主持人]
孙主任,请您谈谈“十三五”期间,我们认证认可将有哪些发展目标?
[孙大伟]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的战略,这就为我们“十三五”期间认证认可工作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指向。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加快完善国际化与中国化相结合的认证认可体系,力争使我国认证认可工作整体步入国际先进行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认监委成立之时,就提出了以建设认证认可强国为目标的“三步走”战略,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认证认可制度体系。认证认可已经广泛覆盖到一二三产业和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建立了“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体制机制,通过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形成合力。这套管理体制在国际上看来都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孙大伟]
第二,我国已经形成了活力旺盛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确定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是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十二五”期间,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年均增长达20%以上,服务产值已达成1700多亿元,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市场潜力还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