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报》8月31日刊文《东盟与一带一路交接》,对通过RCEP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提出若干建议。文章摘编如下:
不久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部长级会议在吉隆坡落幕,以通过这项协定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合作范围为主要讨论内容,同时探讨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议题。RCEP是东盟十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和印度的自贸协议,涵盖全球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涉及人口33亿,生产总值达17万亿美元,一旦成立将会是全球最大规模经济体。
RCEP拉近了东盟各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加强经贸、投资有重要影响。从RCEP所涵盖的区域与国家来看,和中国所提倡的“一带一路”有不少共通之处。无可否认,中国所推行的“一带一路”和东盟在某些方面如部分制造行业形成竞争关系,不过在很多方面却仍能和东盟互补。
如要通过RCEP促进双边贸易,有两方面是需要加强的。首先是物流业,传统上物流业是支持贸易活动的配角,不过在21世纪的今天,物流业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推手,俨然已转变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领域。中国的物流作业平台较为完善,而东盟发展层次不一,加上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对贸易增长构成一定挑战。不过,该情形有望在几年之内获得改善。
2014年底,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正式就东盟海关运输系统(ACTS)展开设计并进行相关验证,预料将在未来18个月内就关税、交通、金融等领域进行测试,并希望该系统有助于把东盟打造成一个庞大的市场。东盟海关运输系统有助于提升这个区域的物流业,在推动制造业、扩展消费市场,甚至是推动城镇化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未来将会是促进中国-东盟之间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物流业,认证、检验方面的合作也是极其重要的。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产品交易增长令人鼓舞,但是碍于在产品检测检验及证书等方面仍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中国与东盟之间质检认证技术交流与互认仍有待进一步推动,不过目前广西有计划在广西打造建设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这是好的起步,如果东盟各国相关机构能更好地与此对接,在解决认证、检验方面才能有突破。 中国—东盟的贸易、投资往来的频密性,以及互补性实际上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在RCEP与“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有望双方经贸合作能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