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从技术论坛管窥流式细胞仪技术与市场

2015-08-07 作者: 浏览数:1167

  1973年,BD公司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研制开发并生产了世界第一台商用流式细胞仪FACSⅠ;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引进了中国第一台流式细胞仪(FACS Ⅲ);1983年河北肿瘤研究所引进了中国第一台分选型流式细胞仪(FACS420)……

  追溯历史,流式细胞仪走过了42年的发展历程(1973-2015),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流式细胞仪器在结构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由简单到复杂、由单激光到多激光、由单色到多色、由分析到分选、由空气激发到石英杯激发、由标配型到特殊定制型等。总体来说,流式细胞仪的硬件发展远超科研发展需要,但应用技术相对滞后。

  在第八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的流式细胞仪技术论坛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分析仪器中心细胞室吴后男主任不仅介绍了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历程,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据其介绍,未来流式细胞仪趋向于多色标记、多参数、更精细、微观指标观察、稀有细胞或多功能特性细胞的研究,向高难度、挑战性技术迈进。

  而据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分析测试中心万瑛教授介绍,多色流式(Multi-color Flow Cytometry)指同时使用多种(四色以上)颜色荧光标记的流式检测与分析,该技术是随着新荧光分子的不断问世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参数的增加而出现的,是目前实现多参数细胞表型检测的主要手段。

  不过,传统的流式技术主要基于对荧光发射光谱的检测,但荧光基团发射光谱一般比较宽,其间往往会发生重叠。不仅限制了检测通道的数量(<20个),还会带来严重的串色问题,很多通道的信号需要复杂的补偿计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新的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应运而生。据万瑛介绍,传统的流式技术主要使用各种荧光基团作为抗体的标签,使用激光器和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手段,而CyTOF用金属元素偶联抗体作为标记手段,以ICP质谱为检测手段,通过这些改进,质谱流式技术巧妙的实现了更多参数的检测。总体来说,CyTOF具有很多优势:通道多,通道数>110个,检测范围88-210Da;无漏光,通道间相互影响小于0.3%,无需计算补偿;背景低,标记元素在细胞内含量极低(<1原子/细胞)等。不过,目前国内的CyTOF产品还比较少。

  大家都知道,最近的诺贝尔医学奖给了两位干细胞研究者,John Gurdon和Shinya Yamanaka,以奖励他们在干细胞研究和体细胞重编程领域的卓越贡献,而流式细胞术天生就是在临床和研究领域分析、鉴定和分离干细胞和祖细胞的理想工具。近20年来,随着流式细胞仪及其检测技术的日臻完善,样品制备、细胞标记、软件开发等方面不断获得新突破,使得流式细胞仪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肿瘤学以及血液学等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常规工作,成为细胞分选,细胞周期分析,DNA倍体测定,免疫活性细胞分型纯化,血细胞分型分类,药物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凋亡等工作中重要的研究工具。

  从仪器类型上来说,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主要是两种流式细胞仪,一种是分析式流式细胞仪,细胞样本经这种仪器分析后最终进入废液桶,不能回收利用;另一种是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它既能进行流式分析,还能对分析的目的细胞进行分选。总体来说,市场上分析型的产品多于分选型。

  相关调研报告预计,2012年全球流式细胞仪的市场为30亿美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亿美元,2012到2020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30.9%。而据相关网站预计,2016年我国流式细胞仪发展规模将达到7.1亿元,市场主要被BD和Beckman两家企业占领。

第八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的流式细胞仪技术论坛现场

撰稿:叶建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