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详细内容见: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于敏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批准,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等67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2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7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等7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经过严格评审,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具体授奖情况如下:
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
3、 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
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
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介绍,今年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平均年龄位47.3岁,其中自然奖47.9岁,发明奖46.4岁,进步奖47.4岁。全部获奖项目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是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王进,仅35岁。
新闻背景: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评选极其严格。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奖金5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2013年,张存浩、程开甲
2012年,郑哲敏、王小谟
2011年,谢家麟、吴良镛
2010年,师昌绪、王振义
2009年,孙家栋、谷超豪
2008年,王忠诚、徐光宪
2007年,闵恩泽、吴征镒
2006年,李振声
2005年,叶笃正、吴孟超
2004年空缺
2003年,刘东生、王永志
2002年,金怡濂
2001年,王选、黄昆
2000年,吴文俊、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