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有人认为就是内审时走走形式,完成任务,所以,谁来当内审员?安排几个内审员?内审员的培训等一系列问题也就走走形式,其实不然。
实验室的内审员,除肩负内审任务外,往往还是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骨干。不仅要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判定,还要对本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内部审核简称“内审”,是一种内部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是通过内审员的审核工作完成的。实验室的内审员,其发挥的作用及审核能力与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一个实验室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的效果。实验室的内审员,不仅要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判定,还要对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那么,实验室的内审员应当发挥哪些作用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持续地进行监督,这样才能有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这种持续监督主要是通过内审进行的,而内审的实施正是这支内审员队伍担当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审员对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监督员的作用。
在内审时,内审员发现某些不符合项,要求受审核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对不符合项进行处置,消除产生不符合的原因。
此时,他必须向受审核部门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不符合项,这样对方才能针对不符合项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在受审部门考虑纠正措施时,内审员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供其选择。当受审核部门提出纠正措施计划时,内审员应决定是否可以认可,并说明认可或不认可的理由。
在纠正措施计划实施时,内审员要主动关心实施的过程,必要时给予指导。这一切都说明内审员在内审工作中,绝不仅仅是一个“裁判员”,还应为改进管理体系想办法、出主意,成为一名优秀的“参谋”。
内审员在内审中与各部门的员工有着广泛的交流和接触,既可以收集员工对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通过质量负责人向领导反映,又可以把领导层关于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意图向员工传达、解释和贯彻,起一种沟通和联络的作用。
由于内审员经常被派往分包方或供应商去进行第二方审核,在审核中贯彻本实验室对分包方或供应商的要求,同时也可反映分包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起接口作用。
当到第三方现场评审时,内审员常常担任联络员,从中了解对方的评审要求,评审方式和方法,向质量负责人或最高管理者反映,同时也可向对方介绍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起内外接口作用。
内审员在实验室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内审员的资格是经过专门培训而获得的,他们经常参加内审活动,对该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有更深刻的了解,更懂得应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所以内审员应以身作则,认真贯彻和执行有关管理体系的要求,在全体员工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成为贯彻实施管理体系的骨干。
内审员是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骨干,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就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特别是现场审核时的审核方式。
内审员在审核中可以采用多种工作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是在工作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各人有各人的技巧,从而形成了个人的风格。即审核技巧。内审员既然是客观证据的收集者,在现场审核中主要的手段就是看、问、听和分析。
内审员用来作分析判断的基础是各种信息,而信息是通过看、问、听而得来的。这里仅就最基本的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一是少讲、多看、多听、多问。内审员在现场的时间有限,而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又很大。信息(客观证据)只能通过看、问、听获得,因此只有少讲才能多获取信息。
二是选择正确的对象提问。问题应该向负责进行该项质量活动的部门或个人提出,而不应向无关的部门或个人提问,否则就会文不对题,浪费时间。
三是正确提出问题。内审员应明确地针对要了解的问题提问,用不着像商业或外交谈判中那样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更不要提出外行或错误的问题。在现场审核过程中,可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问。
四是提问与索看相结合。内审员在提问时经常会问及文件及实际执行情况,这时可在提问中同时索取需要观看的文件或提出观看现场,这样就等于临时又增加了一些检查的样本,对检查起了补充作用。问看结合的做法,既可使审核步步深入,又可避免单纯问答的那种单调的方式,比较有效。
五是注意观察易被遗忘的角落。内审前各部门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准备,因此重点的文件框等一定会收拾得整整齐齐,但在某些地方常常会发现作废的文件、未经检定校准的仪表等等不该存放在现场的东西,所以观察视野要开阔一些,检查要细致些。
六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为使审核顺利进行,内审员应注意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使审核成为仿佛是在进行工作研究,而不使对方总感到自己是处于受审地位。
为此,内审员应平等、和气待人,注意听人说话,认真记笔记,不时点头、注视、附和等方式对受审方谈话表示感兴趣等等。凡是要请对方出示文件或找一般工作人员谈话时,都应争得对方领导的同意。
如发现了不符合项,要求受审方负责人认可时,要耐心说明理由。如果对方态度粗暴,也不要与之争吵,但仍然要以事实为依据,耐心讨论。若发现自己错了,要马上承认,并表示歉意,只有这样对待,才能使审核顺利进行。
七是注重内部团结。在评价某一具体的不符合项时,要恰如其分,留有余地。对缺陷的责任,应强调考虑控制管理体系文件的原因,而不宜过分追究个别部门和个人的一时责任。在审核中不做有损其他部门和个人的评述。这样不但可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而且有利于实验室内部的团结与建设。
八是保证审核结果的有效性。在设计检查表时,要合理策划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从而保证审核结果的有效性。在策划编制检查表时,既要注意依据审核准则策划查什么,也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情况策划更方便、有效的检查方法以及合理的样本量。
否则,到现场审核时由于工作紧张和时间有限,审核方法和样本量策划不周,容易导致审核不充分,影响审核结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