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实验室应该怎样做平行样?

2019-12-26 作者: 浏览数:1478

平行样分析

 

平行样分析是指同一样品的两份或多份子样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同步分析。一般是做双份平行。对于某些要求严格的测试,例如标定标准溶液、检校仪器等,也有同时做3-5份平行测定的。平行样分析反映的是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以检查同批测试结果的稳定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可按照样品的复杂程度、所用方法和仪器的精度以及分析操作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安排平行样的数量。条件允许时,应全部做平行双样分析。否则,至少按同批测试的样品数,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一批样品的数量较少时,应增加平行样的测定率,保证每批样品测试中至少测定一份平行双样。

 

使用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进行平行样测定时,其结果的精密度应符合方法给的相关要求,或按照方法的允许差进行判断。无论用哪种指标衡量,凡不符合要求时,即应找出原因之所在,并重新分析原样品。

 

 
 
 

平行样质量控制

 

平行样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现场平行样、 实验室平行样和密码平行样, 通过平行样测定判断检测精密度状况或是否受控。平行样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一批样品小于10个时,检验人员制备的平行样不得少于1个;每一批样品不小于10个,每10~20个样品制备1个平行样。

 

2、平行测定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的,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测定。

 

3、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

 

(1)方案的设计

 

 

平行样测试的方案相对简单,是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考虑的因素较少。

 

首先需确定平行样测试的检测对象或者说质量控制的某一目标。对于检测实验室来说,一旦检测方法和检测目标物确定了,相应的检测对象就确定了。

 

其次需考虑测试方法和结果的要求。很多的标准检测方法都已经规定了精密度方面的要求,大部分是针对重复性测试或平行样测试的。

 

最后需确定平行样测试的类型。根据样品范围、浓度水平和测试的方法及结果的要求,综合考虑所采用的平行样类型。
 

例如,食品检测、环境检测等领域,因其测试样品的个体差异较大,采样或抽样后样品间难以保证完全的均匀一致,所以常常使用全流程的平行样测试,通过从抽样或采样开始的平行样测试,以减少测试结果的随机误差。化学试剂中超痕量金属元素的分析,需检测到ppb级(10-9)水平。此时,由于样品本身相对均匀,采样或抽样带来的对结果精密度的影响较小,而样品的前处理和样品测定过程,对于测试结果精密度的影响,将占到一个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可以在抽样或采样后,对同一样品进行拆分,拆分后的样品进行部分过程平行样测试。

 

(2)方案的实施

 

 

平行样方案在具体实施上,首先需保证测试是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的,即待测样品、测试人员、测试设备和仪器,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因素在测试平行样时是保持一致的。

 

其次要注意平行样测试时,每个样品测试时都能保持独立性,前一个样品的测试不会对后一个样品的测试造成影响。

 

(3)数据的处理与结果的评价

 

 

平行样测试,对于数据的处理和表达,应该给予明确的规定。确定合适的平行样测试数据处理方式。处理后的数据,与测试方法的要求或测试结果的精密度要求相比较,对平行样结果进行评价。

 

 
 
 

应用实例

 

食品中锌含量的测定本例子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平行样,减少随机误差。

 

一个比较复杂的样品(筑前煮),采用 GB 5009.14-2017食品中锌的测定,进行检测,样品经过切割捣碎并匀浆后,取2g加酸和双氧水后,微波消解,赶酸定容,用AAS分析样品溶液中锌的含量。

 

①分别进行3次独立的单样测试,测试结果分别为:第一次测试结果4.5mg/kg;第二次结果5.4mg/kg;第三次结果5.2mg/kg。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三次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达9.3%,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结果的差异超过了两者算术平均值的10%。但如果在仅做一次单样测试的情况下,是无法发现该问题的。

 

②进行平行样测试,测试结果分别为4.5mg/kg、5.2mg/kg。


按GB 5009.14-2017的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测试人员可以清楚地发现,第一次平行样的测试结果不可接受,其中的某一个值可能存在问题。通过重新进行平行实验.得到两个新的平行样测试结果:5.0mg/kg,5.3mg/kg;修约后的平均值为5.2mg/kg。这两个平行样测试结果符合方法的精密度要求,因此可以被接受。原来4.5mg/kg这个数值,可能是因引入某些随机误差导致数值偏低。这个例子部分说明,采用平行样测试,有利于发现异常结果,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询
  • 返回顶部